“听到这条校训,我DNA动了!”浏览数:7次
![]() “听到这条校训,我DNA动了!” 这可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调侃 而是简洁清晰的事实陈述 因为—— 近日,东南大学师生团队 成功将该校校训“止于至善” 存入一段DNA序列 实现了DNA存储技术的新突破 相关成果发表在 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其实,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 体现的是这所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两千多所高校的校训 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大学的校训,最爱使用哪些字? 在一机构统计的2454条校训中 “德”字出现的频率高居榜首 近9%的高校在校训中用到了“德”字 “德”字出现频率如此之高 可能与高校校训喜欢 从四书五经里寻章摘句有关 《易经·坤卦》 君子以厚德载物。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 当然,根据学校类别的不同 字频也略有差异 师范类高校的校训中 “学”字就超过了“德”字 成为最常出现的字频 而在政法类高校和警察类高校校训的高频词里 出现了“忠”、“毅”这些字 中国大学的校训,有多长? 中国高校的校训偏爱工整对仗的形式 在2454条校训中 “四词八句”的形式占到了74% 其次则是4字和9字校训 若把中国高校校训码起来 可以摆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矩阵 在这些校训中 还有字数极短或极长的 有13所高校,校训只有2个字 如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是“知行” 三峡大学的校训是“求索” 言简意赅,记起来也方便 而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就很长了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足足27个字 让这条校训名列中国高校校训长度前列 中国大学的校训,有多相似? 在“四词八句”形式的校训中 有4条校训被多所高校共同使用 其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更是有多达26所高校在同时使用 除了“四词八句”的校训外 四字校训也有很多一模一样的情况 如“学以致用”这个词 就成了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 6所高校共同的校训 除了完全相同的校训外 中国大学的校训用词也多有重复 有些词更是获得高校普遍的喜爱 如“创新”一词 10%的高校校训中都使用了它 “厚德”出现的比例也不低 有9%的高校把它写进了校训 此外 中国高校的校训还有“标准开头”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等爆款词汇 成为众多高校竞逐的香饽饽 点缀在高校校训的开头 尽管高校的校训很多都有相似之处 可古今中外 教育的目标虽有侧重 但大同小异 即便如经世、团结、紧张等 具有一定时代感的警语 也具有越千古而同然的价值 可见,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精气神 “撞脸”本无可厚非 毕竟重德、厚学等 皆为大学之道 每一条校训的背后 也总有刻下这所学校深深烙印的故事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安徽六安高中生周桐 是别人口中“一路开挂”的少年 直到2019年9月22日 那辆渣土车失控地朝他驶来 “病人左小腿截肢 右腿骨折且大面积掉皮 右脚趾严重损伤。” 等待他的,注定是一个人的艰难前行 最终 凭着在病床上笃学不倦的自强精神 周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40分认定 684分的好成绩 足以让他叩开清华园的大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激励了一代代清华学子 也曾数次帮助这位少年度过无助时刻 “这句话传达的精神,打动了我。” 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皇皇武大,百年沧桑从自强学堂到四校合并穿越三个世纪的武汉大学校训也经历了“朴诚勇”“明诚弘毅”“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的转变 它们见证了百年武大的艰辛历程兜兜转转校训中蕴藏的武大之髓却不会消散时代变迁校训中蕴含的珞珈精神却深入人心“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的文化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能力、有追求的珞珈人 当然,这当中也少不了这样一句特殊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张桂梅创立的华坪女子高中的校训 这句豪情万丈的校训 曾连同张桂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直播中的发言 连上了3条热搜 #张桂梅说女高校训给了孩子们自信# 读起来热血沸腾的女高校训中 饱含张校长给每一个孩子的信心: “让她们能勇敢走出去。 读书能够改变她自己、她父母和她家庭 三代人的状况 她一定要有改变的勇气。” 每一条校训 都有着自己学校的深深烙印 你的母校校训是什么? 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选题:孙育松 编辑:孙育松 上一篇: 从管理型向文化型校长转变
下一篇: 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