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浏览数:50次
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复杂又简单的问题,说其复杂,是因为至今尚没有一个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定义;说其简单,是因为文化无处不在,人们随随便便就能对文化进行大概的解说。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它具有政治、经济等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而文化育人则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其实践途径不是一种有形知识的灌输,而是向人的思想理念中注入种种美德,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并潜移默化地浸润于灵魂和精神。文化育人赋予教育理念和精神,对教育理念是一种重塑和创新。 文化育人在学校里则体现在学校文化上。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对于整个学校的教育以及管理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都具有一种巨大无形的力量,凡是加入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些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潜意识的教育,它有一种使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接受的约束力。学校文化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神。 美国的教育学家柏尔凯和史密斯曾经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该以它的文化著称。对于学校的领导者而言,只有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核心竞争力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方面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再通过教师的积淀、内化,作用于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使其获得未来成长和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而文化育人的关键则在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总能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在驱动,让人奋发向上,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着一代代学子的求学奋进。 学校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本质又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载体则在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和,是推动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特色发展,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育始终走在社会的最前端。学校只有先建设好学校文化,才能做到文化育人,也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上一篇: 高校校训“德”字为先
|